一、国际疾控动态
1.世卫组织警告:更多国家报告耐药性淋病出现上升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警告称,根据用来监测耐药性淋病传播情况的“强化淋球菌抗微生物药物监测规划”最新数据,淋病这种性传播感染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正日益增强。
报告强调,需要加强监测、提升诊断能力,并确保公平获得性传播感染的新疗法。新数据的发布恰逢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这进一步凸显了全球采取行动应对耐药性感染的重要性。强化淋球菌抗微生物药物监测规划由世卫组织于2015年启动,旨在从全球哨点收集实验室和临床数据,以追踪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并为制定治疗指南提供依据。
世卫组织艾滋病、结核病、肝炎和性传播感染司司长特蕾莎·卡萨耶娃博士(Dr Tereza Kasaeva)指出:“这项全球性监测对于追踪、预防和应对耐药性淋病至关重要,也是保护全球公众健康的关键。世卫组织呼吁所有国家重视性传播感染病例不断增加的问题,并将淋病监测纳入国家性传播感染规划。”
2022至2024年间,治疗淋病的主要抗生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耐药率分别从0.8%上升至5%、从1.7%上升至11%,且在更多国家检测到耐药菌株。阿奇霉素的耐药率维持在4%,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则高达95%。柬埔寨和越南报告的耐药率最高。
2024年,来自世卫组织五个区域的12个强化淋球菌抗微生物药物监测规划国家提交数据,较2022年的四个国家明显增加。这一积极进展反映出各国和各区域在追踪和遏制耐药性感染方面的承诺不断增强。这些国家(巴西、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拉维、菲律宾、卡塔尔、南非、瑞典、泰国、乌干达和越南)共报告3615例淋病病例。
在男性有症状淋病病例中,超过半数(52%)来自世卫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国家,包括菲律宾(28%)、越南(12%)、柬埔寨(9%)和印度尼西亚(3%)。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国家占病例数的28%,其次是东南亚区域(13%,泰国)、东地中海区域(4%,卡塔尔)和美洲区域(2%,巴西)。
患者年龄中位数为27岁(范围:12岁至94岁)。患者中,20%为男男性行为者,42%在过去30天内报告有多个性伴。8%报告近期使用过抗生素,19%近期有旅行史。
加强与扩大全球监测
2024年,世卫组织进一步推进基因组监测,对来自八个国家的近3000份样本完成测序。世卫组织位于瑞典的性传播感染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合作中心与世卫组织协调开展了关于唑氟达星(zoliflodacin)和吉泊达星(gepotidacin)等新型治疗药物的里程碑式研究,以及关于四环素耐药性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指导未来的淋病控制和基于多西环素的暴露前预防(DoxyPEP)策略。
2024年,强化淋球菌抗微生物药物监测规划继续扩展,巴西、科特迪瓦和卡塔尔加入这一规划,印度也将于2025年借助国家艾滋病和性传播疾病控制规划开始实施监测并报告数据。
尽管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强化淋球菌抗微生物药物监测规划仍面临资金有限、报告不完整,以及女性和生殖器外部位数据缺乏等挑战。世卫组织呼吁立即加大投资,特别是加强国家监测系统,以巩固并扩大全球淋球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监测。
(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二、国内疾控动态
1.中国糖尿病防控大会暨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线上主题活动顺利召开
2025年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有关要求,总结交流全国糖尿病防控和体重管理先进经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于当日举办了中国糖尿病防控大会暨2025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线上主题活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机构、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1.5万余人报名参会,实时上线人数最高达4500人。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吴静主任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张国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并从构建“防-筛-诊-治-管”全流程闭环体系、推动防控理念从“治已病”到“治未病”转变、拥抱数字技术赋能糖尿病精准防控、推动健康理念从“疾病管理”升级到“健康赋能”等四个方面对我国糖尿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大会聚焦糖尿病防控与体重管理核心主题,邀请了11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带来前沿学术成果与实践经验。会议内容得到了各参会代表和省市疾控机构同仁的广泛好评。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三、省内疾控动态
1.四川省顺利通过国家疾控局
开展的省级血吸虫病消除达标技术评估
四川省曾是全国7个血吸虫病重流行省之一,也是我国流行程度最重、流行范围最广的山丘型血吸虫病流行省。为了解四川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进展和防治目标的实现情况,评估我省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质量,国家疾控局组织专家于2025年11月12—16日对我省开展了血吸虫病消除技术评估。省卫健委二级巡视员曾令和,省疾控局重传处处长胡平,副处长胡迎峰,省疾控中心副主任钟波等参与现场评估工作。
评估组根据随机抽样原则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选择德阳市中江县作为消除技术评估的现场调查县,对该县3个行政村进行人群病情、家畜疫情及螺情调查等抽样复核工作,并对省级和中江县开展监测能力评估,包括保障措施、检测能力水平、巩固措施、档案管理、防治资料等进行全面审核,对省、县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防治基础知识测试,疾控机构人员进行检测能力评估。
经过3天的现场技术评估,四川省在血防档案管理、巩固保障措施、疫情复核结果和监测能力等方面均达到了血吸虫病消除技术评估的要求。座谈交流会上,评估组充分肯定了四川省的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这标志着四川省在全国7个血吸虫病重流行省中率先完成国家消除技术评估工作,向全省消除血吸虫病的目标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
我省将以此次评估为新的起点,持之以恒地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效,保持工作力度不减,严防疫情反弹,确保消除成果经得起考验,为实现全省范围的血吸虫病消除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
四、市内疾控动态
1.广安区召开2025年免疫规划管理
为扎实推进疫苗接种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持续规范免疫规划管理。广安区于近期召开了2025年免疫规划第四季度例会暨免疫规划管理培训会,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领导、公卫科科长和免疫规划工作人员共计90余人参会。会议由区疾控中心副主任徐英胜主持。
区卫健局疾控股股长欧贵川到会并做出讲话,要求各医疗机构全面梳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效、复盘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攻坚克难,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指标;同时还要认真梳理疫苗接种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寻因到底,整改到位。随后徐英胜副主任通报了2025年1-10月的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强调指出全区各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进一步提升全区免疫规划工作质量。
区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对省级免疫规划信息系统管理新增功能、疫苗报送计划填报技巧进行讲解,对AEFI报告存在的问题、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补种率低进行了通报。
通过此次培训,促进了全区医疗机构进一步重视预防接种工作,提高了预防接种人员的专业水平,为更好地开展预防接种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广安区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